-
征地拆迁房屋继承之遗嘱继承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做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称“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 公民的收入; 2.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根据该条规定可知即使是在农村宅基…
-
关于模拟拆迁、模拟协议,你知道多少呢?
所谓的模拟拆迁模式,是在城市旧城改造中针对棚户区,有别于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造方式,是自下而上,居民主动要求旧城改造的一种方式,也非法律概念,最早于2002年开始应用于浙江省浦江县,后来这一模式逐渐被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等多个地区和城市推广,其中尤以成都用的比较广泛。 下面以四川成都为例,来剖析一下模拟拆迁模式的概念及存在的合法性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0月23日,成都市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中心城区城市房屋模拟拆迁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成房发﹝2008﹞146号(已废止),成都市城…
-
律师解读:房屋征收中的棚户区改造
房屋征收过程中,棚户区改造是比较常见的。现在,很多省市的房屋征收项目都以棚户区改造的名义进行。目前的棚户区改造主要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棚户区如何认定,棚户区改造如何进行,笔者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例,做一简要探讨。 一、城市棚户区的认定和适用 即哪些情形下可以认定为棚户区改造,哪些情形下不能认定为棚户区改造。 1可以做为棚户区改造的情形 《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部分中提到,棚户区住房简陋,环境较差,安全隐…
-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对比浅析
按照法律适用的三段论法,法律是大前提,需要适用法律解决问题的事实是小前提,因而无论何种法律适用,查明事实都是适用法律的关键,因此,证据是“诉讼之王”;简言之,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鉴于证据问题是整个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因此可将其分为:举证责任、举证期限、提供证据的要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调取和保全证据、证据的质证、证据的认证七部分,其中,“举证责任”作为“万事开头”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举证责任的概念是“舶来品”,首见1…
-
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
引言:这一问题何以如此重要? 从目前对信访制度的研究当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取消信访制度,其理由是信访制度的是一种非理性、非法治化的制度,而信访的效率低下也更加证明这种制度存在已经没有必要。这种倾向受到理论界和家务界越来越多的追捧,以至于让众多的信访人和信访机关及社会公众越来越质疑信访的合法性。这些观点、质疑及信访的实际效果常常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种涌动的暗流,使信访制度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目前在信访的理论和实践中,同时出现若干种互相矛盾的现象:其一,一方面涉法信访、陈年信访不断出现、不断…
-
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款被截留怎么办?村务公开是利剑
导读:征地中,土地管理法对于征地拆迁补偿费补偿标准的规定本来就不高,很难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而现实中又出现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款截留,最终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里,已基本所剩无几。 拆迁律师,结合多年代理拆迁案件实务,与被征地拆迁人一起讨论,土地补偿款截留怎么办?其实可以要求村务公开,是实现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 一、征地补偿费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条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
-
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
摘要: 我国信访制度具有政治属性和法律/准法律属性双重属性,因而也应当具备相应的双重功能。从制度现实和发展可能性看,这两种功能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良好融合、相互促进,本文初步给出了一个信访制度功能定位的整体设想。 关键词: 信访 ;功能定位;政治属性;法律属性 在有关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问题上,需要深刻地看到这一制度背后的历史与根本构造逻辑,才能根本解决有关信访制度向何处去的困惑。换言之,我们必须首先追问“我国信访制度在我国‘是什么’”,才能回答“我国信访制度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回答前一个问题即…
-
征收拆迁中的公共利益
我国《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房屋的征收不断进行,有时利益协调不好会引发大动荡。因此在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其中,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进行了列举: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
-
强制拆除决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基本案情: 吉林省四平市某企业因征收补偿未与征收方达成一致意见,一直未搬迁。相关方遂对企业下达《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想以违建的名义行征收不予补偿之事,后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针对企业下达《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载明:经催告和公告你仍未履行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的义务,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本机关将于2016年6月8日对你的违法建筑组织实施强制拆除,届时请你取走上述违法建筑内的财物,并载明复议、诉讼权利。后实际将企业强制…
-
解读《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亮点
2015年5月1日起,新的《行政诉讼法》实行,这是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实施起的首次大修改,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大大推进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力度,解决了许多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等方面进行完善,有一系列的制度亮点与创新。本文将从四部分,对其进行解读。 一、 受案范围扩大。 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旧法”),受案范围主要体现在三个法条中,主要内容为:限定审理范围——侵犯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