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华主任律师公益直播拆迁法律咨询系列文章第133篇
生活中遇到拆迁的事,难免会有各种糟心事。有位村民就碰上了一堆麻烦:儿子离婚后,前儿媳的户口还在村里。去年拆迁办说,他们家算上公公、前儿媳,再加上一个“拓展名额”,一共能有6个安置人口名额。可今年拆迁办换了人,就不认账了,说前儿媳的名额不算,拓展名额也没了。更让人窝火的是,周围人家的房子都拆了,就剩他们家没拆,拆迁方还断了水、断了电,连前后门搭的厨房都被弄乱了。这到底该咋办呢?
安置人口名额说变就变,合理吗?
很多人搞不懂,为啥去年说的6个名额,今年就不算数了?其实,安置人口的认定确实有一定灵活性,但也不是随便变的。
拆迁办提到的“拓展名额”,一般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更多是当地项目政策里的说法。比如有的地方会给达到结婚年龄的人预留一个名额,方便后续结婚成家;还有独生子女、贫困户等特殊情况,可能也会有额外照顾。这些都要看具体项目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方案里会写清楚哪些情况能算“拓展名额”。
去年说有,今年不认账,很可能是因为拆迁工作人员换了,或者政策执行标准变了。但不管怎么说,拆迁办得拿出依据——到底是哪份文件规定不能算?如果拿不出合理理由,单纯以“去年的人下岗了”为由不认账,显然说不过去。
想维权,先搞清楚这几个文件
遇到这种情况,别慌,第一步是把拆迁的政策文件搞明白。这位村民说得对:“得让他们把明细、条款告诉我”。具体要找这几个关键文件:
征收公告:上面会写清楚拆迁范围、时间、负责单位等基本信息,是整个拆迁项目的“准生证”。
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这是核心,里面会详细规定哪些人算安置人口、“拓展名额”的条件、补偿标准等。不管是前儿媳的户口算不算数,还是能不能多一个名额,都能在这份方案里找到答案。
如果拆迁办不给看,完全可以要求他们公开。这些文件属于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村民有权利知道。要是对方推脱,还可以像之前说的那样,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按流程填表申请,他们必须答复。
断水断电、破坏设施,这是违法的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没拆房子就被断水断电,厨房还被弄乱。这可不是小事,属于明显的违法征收行为。
法律明确规定,拆迁过程中不能以断水、断电、断路等方式逼迫被征收人搬迁。就算房子要拆,也得先谈好补偿,签订协议,不能用这种损招施压。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留证据——比如拍照片、录视频,记下断水断电的时间、破坏设施的情况,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该怎么应对?
如果对方一直拖着不解决,甚至威胁不拆了,也不用怕。拆迁项目的用地规划、范围都是提前确定的,不会随便因为一户人家就变卦,大概率是想吓唬人妥协。这时候可以这样做:
1.主动沟通,明确要求:拿着收集到的证据,找到拆迁办的负责人,当面问清楚名额认定的依据,以及断水断电的解决办法。记得录音,留存沟通记录。
2.向相关部门反映:如果沟通没用,可以向当地的自然资源局、信访局投诉,反映拆迁办的违法做法(比如断水断电)和名额认定问题。
3.走法律途径:要是投诉也没效果,还可以找律师咨询,通过法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违法行为,按规定认定安置人口,赔偿损失。
拆迁涉及到一家人的切身利益,遇到不公别忍气吞声。只要把政策文件搞透,保留好证据,有理有据地去争取,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记住,签字前一定要看清条款,没搞明白的话,千万别随便落笔。